本帖最后由 Kaye 于 2-28 17:31 编辑
#字体
对。我觉得成熟的字体作者应该不会做这样的事儿。尤其他站内本来有相当丰富的关于字体的历史、分类和讨论,算是设计优雅的小小集散地,现在一删感觉好像所谓的「热爱」都是为了自己手里的字体卖个更好的价钱一样,让人有点吃了好吃的甜点却发现回味有点霉的忧郁。
#纸牌屋
二季后半段真是欲求不满。
确实下木可以不一路赢得顺风顺水,该有措手不及和有力对手,才比较符合正常的思维。可关键就是无论他的对手、还是他的手段,都没有之前那种稳打稳扎的「算计」在里面,更像是碰运气的「救火」,个别对手还很有点…智硬(不过 Tusk 大体算一个合格的对手,其他有些就…)。
下木的信是亮点,而且我觉得更精妙的是这是一个双将的布局。一方面,用信来动摇 Walker 给 Tusk 的许诺;另一方面(大概也是最关键的方面),用 Jackie 在众议院拉倒足够搞倒 Walker 的票;再加上做坏 Walker 形象让他孤立起来很难通过中选和连任。这让我想起了玩五子棋时当你出现有两个方向都有四颗棋相连时,你对手无论走哪一步都是死——无论弹劾总统的议案通不通过,无论 Tusk 支不支持 Walker,无论 Walker 辞不辞职,都是 political death。这一步总体看起来还算有意思(细节上很多手段粗放的有点蔑视观众智商…比如和国务卿的谈话)。
Zoe 是不做死就不会死的典范…不过确实没想到会那么快的死在那个地方。手法上也比较悲剧。估计这还是为了忠于原著吧。
另外对这季还有点不满的是情节布置上有点弱,我一直和 TADA 都共同认同的一点就是纸牌屋把观众看成了一个聪明人,所以有很多手段的实施其实只是角色的一个动作(递了一份文件出去)或者一句话(「思考一下 XX 法案」)让观众自己从后面的剧情推理过来,而不是罗里吧嗦地把所有实施过程都摆出来。这也导致纸牌屋是一部需要你 stick your attention to it 的剧集,哪怕错过了一小个情节可能都得绕很大的圈子才能领悟过来。但这季后半截真的不是,比如第 11 集,我当时因为播放器显示错误,就没看。我本来以为我完全跟不上剧情的,没想到毫无影响。更悲剧的是,当我后来想在网上看看对 11 集的讨论时,看到的全是讨论 Rachel 的大白兔和 3P 的……………………我整只猫都不好了,我打赌这本来是编剧最不打算着重强调的东西。
#甄嬛传
毫无看点。
我之所以会看它是因为我去年住了一个月院,每天都要输 6 个多小时的液,然后陪我输液的护士特别喜欢把房间里的电视调到甄嬛传,声音还开特别大。在数次我看着看着书就被一声「皇上!」给喊出戏以后,我终于放弃看书跟着开始看甄嬛传了,实属无奈之举。
就是典型的那种跳了三四集每集只看十分钟都不会影响你弄懂情节发展的那种。
#KLK
KLK 是神经病动画,超级神经病。
但是不同于通常动画片的对情节拿捏(省略的地方和详细的地方都与众不同(这点有点像纸牌屋))是很赞的一点。OST 和神分镜更是经常让人忍不住叫好(我很久没有在看动画时忍不住想到「卧槽这音乐配的太好了」)。当然一脸坦诚的「我就是要卖肉」也很不错…我就喜欢这种明摆着「我很猥琐」而非当婊子又立牌坊的动画(SAO 就是说你了!)。
如果觉得 KLK 还不错的话,Panty & Stocking 也值得推荐一下,同样快节奏+神经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