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的二次抽象】 
上面一幅图是艺术大师毕加索画牛的过程,也许和一般人所想的迥然不同,一般人所认为绘画的过程很可能是从右到左的,从构建框架到充实具象,就如起手建房一般要先固定钢筋铁架,然后再垒砖添瓦。 最后呈现给世人的景观应该让人倍感充实,同样不论是写文章、做设计、发演讲、做策划等等,人类的生活工作总是建立在一份质朴的规划上,然后用斑斓与丰富不断填充它,我们可以简单地称呼它为“形式基础”。 所谓的“形式基础”,就是构造作品的初始阶段,在这个初始阶段,随着你不断地勾勒线条、组织结构、增删观点、突出中心,作品的形式也就逐渐确定,而确定了形式之后,作品的内容也就相应地受到了限制与规范。 
例如上图,在《黑暗之魂3》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种场景:萧瑟秋风卷袭着落叶,主角刚从泥泞的毒沼踏出一步,撩开前方驳杂的荆棘丛,矗立在他眼前的是东罗帝国君士坦丁堡风格的宏大建筑(有时也是哥特风格建筑)。 日光照在如拭白粉的古墙上,回廊深深延绵,阶梯道道钩联,神情百怪的雕像、宽阔宏伟的玻璃窗、幽浮不定的残影,还有你甲胄的叮叮作响,最后还有永远俯视着你,也永远俯视着轮回的历史的圆隆穹顶,这一切都在演绎着一幕幕古今传说。 
然而我们将这些建筑的宏伟还原到质朴的点上,就可以概括出他们的特征。例如对于拜占庭风格的建筑,我们可以总结出这些特点:“圆穹顶与帆拱的结合、中心突出两边对称、内部鲜艳的颜色(例如那些彩窗)、刻有植物的倒方锥形柱头”等。 我们能找到的这些关键的元素,正是这些美妙绝伦的图像幕后的“形式基础”,因为它们,所以大量的素材才因此被组织起来,从而使杂多变成了有序,使人能获得美与舒适的感受。 你可以叫它们“关键点”、“原则点”、“元材料”等,怎么称呼无所谓。但我们的美感所赖以需要的条理感,就是这些抽象原则所赋予的,它们使我们觉得世间万物如此井然有序,以至于影响了某些宗教的建立。 然而我们都知道,毕加索的作画历程是从左到右的。他的绘画路线我们可以粗浅地表述为“形式基础”-“完整模型”-在“完整模型”的基础上再抽离出更精致的“形式基础”。 
这也是抽象艺术的精髓,我将这种方式概括为“二度抽象”,同样游戏的精髓也是:二度抽离的形式基础。因此本文将通过对个别游戏的简单梳理来勾画这个概念。
|